最近,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在各大影院热映,这部影片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,讲述了普通百姓守护日军屠城罪证照片的故事。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配资之家论坛,上映后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,却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。
这不,6天前,一位男主播跳出来,对着《南京照相馆》就是一顿疯狂炮轰。他开场就直言:“我可不会带孩子去看《南京照相馆》,它啊,既是一部好电影,又不是一部好电影。说它好,是因为它开创了抗战电影的某种先河,影片里的侵华日军没一个好人,把日军的残暴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但正因为如此,我没法带孩子去看。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解释,这到底是先辈们抗战的真实历史片,还是一部偏离史事的战争臆想片。”
接着,男主播开始阐述他口中“影片偏离史事” 的理由。他说,《南京照相馆》的主线是两个中国人冒着生命危险拿到能证明日军罪行的底片,然后送往后方,想让全世界看到日军的暴行。
可在他看来,真正把南京大屠杀一手证据公之于世的,是两个美国传教士。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,男主播还详细讲起了这两个美国传教士的故事。他描述着传教士如何冒着生命危险,将记录日军罪行的影像资料偷运出去,说得那叫一个绘声绘色。
然而,男主播的这番言论,在评论区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。网友们的反应两极分化,一部分人被他的荒谬言论逗得哭笑不得,在评论区留言“这主播的话简直能把人笑死”;另一部分人则言辞激烈地指责他,说他就是个 “文盲”。
这也难怪网友反应如此强烈,要知道,《南京照相馆》的故事原型,是吴旋、罗瑾的真实经历,和美国传教士并无关联。
1937年12月,侵华日军占领南京,15岁的罗瑾正在华东照相馆做学徒。1938年1月的一天,一个日本军官拿着军刀,逼迫罗瑾冲印两卷胶卷。当罗瑾看到底片上砍头、活埋、奸淫等触目惊心的暴行画面时,内心激愤难平。
为了保存罪证,他冒着生命危险,偷偷加洗了30余张照片,还精心制作了一本相册,在相册封面画了两颗鲜红心脏,一把利刃刺向心脏滴血,又写了大大的 “耻” 字。在日伪统治下,私藏反日物品是要掉脑袋的,但罗瑾仍将相册秘密保存了两年多。
后来,罗瑾因生活所迫,进入毗卢寺内的交通电讯集训队学习,相册却离奇失踪,他也因此逃离南京。
这本承载着民族血泪的相册,意外被罗瑾的同学吴旋发现。吴旋同样深知相册的重要性,即便面对突击检查,也始终将相册藏于贴身衣物中,从未显露半分惧色。之后,他又把相册藏在寺内佛像腹中,夜深人静时,常借着上厕所的由头去确认相册是否安全。
培训结束后,吴旋辗转多地,却始终将相册带在身边,整整六年,对谁都没透露过这个秘密。1946年,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征集证据,吴旋毅然向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呈献了这本用生命守护的相册。
他在呈文书中写道:“经无数困苦,始终未忍遗弃,以便将来供与敌人清算之资料…… 今闻贵会有搜集敌寇罪行、侦讯战犯用,特将该项材料检出,请代送有关机关,使残暴敌寇得以明正典刑。” 字字泣血,句句铿锵。
最终,这本相册成为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的 “京字第一号证据” 。
1995年,罗瑾与吴旋在南京重逢,两位老人这才知晓相册背后所有的风雨波折。相比之下,那两位美国传教士,确实也为揭露日军罪行做出过贡献。他们用摄像机记录下一些日军暴行的画面,但和罗瑾、吴旋的事迹完全是两码事,不能混为一谈。
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选取罗瑾、吴旋的故事作为蓝本,是对这段历史的尊重与还原,展现了普通中国人在至暗时刻的觉醒与抗争,彰显了中华民族“城可陷,志不屈” 的精神气节 。
男主播为了博眼球、带节奏,故意混淆概念,拿美国传教士的事来指责《南京照相馆》偏离史事,实在是荒谬至极。这段历史不容置疑和歪曲,我们应尊重历史事实,珍视那些用生命守护真相的先辈们的英勇事迹。
天盈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